1、急性胃炎症状
急性胃炎的临床表现常轻重不等,但发病均急骤。轻者仅有腹痛、恶心、呕吐、消化不良;严重者可有呕血、黑粪、甚至失水、以及中毒及休克等。
2、慢性胃炎症状
慢性胃炎是以胃粘膜的非特异性慢性炎症为主要病理变化的慢性胃病,病变可局限于胃的一部分,也可弥漫到整个胃部。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症状轻重与胃粘膜的病变程度并非一致。大多数病人常无症状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不适和疼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嗳气等。胃粘膜糜烂出血者伴呕血、黑便。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有胃酸减少、消化不良、贫血、消瘦、舌炎、腹泻等,个别病人伴粘膜糜烂者上腹痛较明显,并可有出血。
3、浅表性胃炎的症状
较常见症状是上腹疼痛,约占85%。浅表性胃炎患者的上腹部疼痛多数无规律,与饮食无关(有的患者空腹舒适,饭后不舒),一般为弥慢性上腹部灼痛、隐痛、胀痛等。常因进冷食、硬食、辛辣或其他刺激性食物而症状加重,少数与气候变化有关。这种上腹疼痛用解痉剂及抗酸剂不易缓解。
一般护理
急性胃炎:嘱病人卧床休息,身心放松。
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恢复期,病人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急性发作期中,应卧床休息。
饮食护理
急性胃炎及慢性胃炎的急性发作期病人一般可给予无渣、半流质的温热饮食。如少量出血可给予牛奶、米汤等以中和胃酸,有利于黏膜的修复。剧烈呕吐、呕血的病人应禁食,可静脉补充营养。恢复期可食富含营养、易消化的饮食,避免食用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定时进餐、少量多餐、细嚼慢咽,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如胃酸缺乏者可酌情食用酸性食物如山楂、食醋、浓肉汤、鸡汤。
疼痛的护理
遵医嘱给予局部热敷、按摩、针灸、或给止痛药物等缓解上腹部的穿痛,同时应安慰、陪伴病人以使其精神放松;消除紧张恐惧性心理。保持情绪稳定,从而增强病人对疼痛的耐受性。
医生提醒,许多患者对于胃炎都存在认识误区,不仅不利于病情的病愈,甚至反而导致病情加重。
1.急性胃肠炎患者应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尤其是胃部保暖不要受寒。
2.急性期患者常有呕吐、腹泻等症状,失水较多,因此需补充液体,可供给新鲜果汁、藕粉、米汤、蛋汤等流质食物,酌情多饮开水、淡盐水。
3.规律饮食:研究表明,有规律地进餐,定时定量,可形成条件反射,有助于消化腺的分泌,更利于消化。
4.为避免胃肠道发酵、胀气,急性期应忌食牛奶、豆浆等易产气食物,并尽量减少蔗糖的摄入;应注意饮食卫生,忌食高脂肪的油煎、炸及熏、腊的鱼肉,含纤维素较多的蔬菜、水果,刺激性强的饮料、食物和调味品等。
5.定时定量:做到每餐食量适度,每日三餐定时,避免过饥或过饱。
6.温度适宜:饮食的温度以“不烫不凉”为度。
7.细嚼慢咽:以减轻胃肠负担;对食物充分咀嚼次数越多,随之分泌的唾液也越多,对胃粘膜有保护作用。
8.饮水择时:较佳的饮水时间是晨起空腹时及每次进餐前1小时;餐后立即饮水会稀释胃液,用汤泡饭也会影响饮食的消化。
1、饮食原则
(1)急性胃炎病情较重时,可暂时不给饮食,只给些水喝,经过短时间的禁食之后,可给予清流质饮食,如藕粉、豆浆、米汤等。如呕吐、腹泻严重应多给些水分并补充一些菜汤或糖盐水。
(2)急性胃炎稍好转,可给些软食,如面条、稀饭、瘦肉泥、动物肝类、植物油。另外,豆腐、鸡蛋、鸡血、猪血等,这些都是比较适于急性胃炎的食品,鸡蛋可做成蒸鸡蛋、蛋花汤(加藕粉)以供患者食用,但不宜煮整蛋食用,整蛋不容易消化。
(3)患者若伴有肠炎、腹泻、腹胀,应尽量少用产气及含脂肪多的食物,如牛奶、豆奶、蔗糖等。
2、适宜急性胃炎患者的天然食物
(1)粳米:味甘,性平。具有健脾和胃,益精强志,益气除烦,聪耳明目,缓和五脏,生津止渴等功效。适于脾胃虚弱及各种虚弱等病症。
(2)粟米:性凉,味甘咸。具有滋养肾气,和中健脾,下气除热止泻的功效。适于脾胃虚弱出现的反胃、呕吐、腹泻、口渴等病症。
(3)糯米: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暖胃止泻,止汗,缩小便等功效。适于脾胃虚弱有消化不良、自汗、腹泻、小便多、老年人多尿症等。
(4)小麦:性凉,味甘。具有清热除烦,养心安神,益脾厚肠,补养气血等功效。适于虚热之心烦不宁、失眠、脏躁、骨蒸潮热、盗汗、咽干舌燥、小便不利等病症。炒面或炒焦的面制品可止泻痢。